记得东晋名将、诗人谢玄有一句名言:“芝兰玉树,欲使之生于庭阶耳。”意思是说,像芝兰、玉树这样珍美的植物,每个人都希望它们能够长在自家的庭院。它表达了人们一个共同的心理——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永久地与己相伴。是的!芝兰吐芳、玉树临风,犹如含笑少女、英俊少年,人见人爱,人爱人怜——有谁不生出几分爱羡而回想自己当年的风采?
可是这世上有人愿意把芝兰玉树养在别家的庭院?
我常常看到一个老人每到傍晚时分,便匆匆地从我家住的楼前走过。他是与我同住一幢楼的邻居,是个退休的教授。他住一单元,我住二单元。他进出必须经过我家单元楼前。我不知道他的名字,只记得他身材不高,身板硬朗,精神矍铄,神态乐观,步履稳健——好像是个心静如水、超然脱俗的老人。
有段时间,我有意观察他,发现他竟然每日如此,风雨无阻。
我问一个老太太,那个老爹爹为何每到傍晚就出门?他要去干什么?答曰:去看他的花,去看他的树。
我又问,他的花、他的树在哪?答曰:在他的朋友家。
我愕然——竟然有人把花和树养在别人家!
我所住的这幢楼是教授楼,大多数教授已经退休,没退休的也大多年过五十。我是学校引进的博士,所以享受着与这些老教授们一样的住房待遇。每套住房面积约在200平米——四室两厅两卫,还有两个很大的阳台。空间开阔,采光充足。为何那老人不把花和树养在自家的阳台?我很纳闷。
后来我明白了。他的朋友是个农民,住在离学校好几公里的郊外,有自己的砖瓦房。我们住的房子虽然宽敞,却仍似鸟笼,让人多感局促;阳台采光虽好,终究比不上他朋友家的后院。
花花草草本是自然之物,本该生长在自然的怀抱,可是因为人的贪婪与自私,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,以致使它失去了经受风雨袭击的生存能力。它变得娇弱、慵懒,也不再淳朴、不再勤勉。
花因为人的自私而堕落、而变质。
我在想,人又何尝不是花与树?
我渐渐地懂得了退休老人养花、养树的道理。他付出的是汗水,享受的是快乐——是付出的快乐。他若是想,我来养花,你来享受,岂有此理!他便不会快乐,他所爱的花和树也不会快乐。这样的爱,尽管满足了自己的私欲,却毁灭了他所爱的花和树。我想,这种爱,太残酷,不是真爱。
当你深爱一个人而不得,是把她抢来,置于华屋,奉以美食,还是还她自由,令之得其所?
我常常听到有人说:“爱是自私的。”所以也就有人说:“我不能得到的,别人也休想得到。”“我要得到你,是因为爱你。”“我骂你打你,也是因为我爱你。”如此等等。我想,这大概是为自己的私欲找一个借口吧。
可是,我怎么也不明白——爱怎么能自私?自私的爱怎么会是真爱?你爱你的父母,是因为惦记你父母的钱财?你爱你的妻子,是因为你舍不得她如花的容貌?你爱你的丈夫,是因为你的丈夫能给你依靠?你爱你的孩子,是因为你希望将来得到孩子的回报?如果是这样,爱便成了交易。
我想真正的爱,应是为对方着想的爱。男人如此,女人亦如此。父母如此,儿女亦如此。丈夫如此,妻子亦如此。兄弟如此,姊妹亦如此。
真正地爱一个人,我想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,而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,是奉献,是给予。
真爱不是获得,而是付出。爱不是索取,而是牺牲。爱不一定要拥有,而有时要放手,要顺随其自然的本性,帮她找到最适合她生长的环境。
这个世界,没有任何事物不是变化的,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说:“那是我的。”不能!她既是你的,也是她自己的,也是她父母的,也是她兄弟姐妹的,也是她的朋友的,也是社会的。你只能说,她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,她的某个方面是你的——不是全部。即使是某个方面,也许今天是你的,明天可能就成了别人的。当然,今天是别人的,也许明天是你的。这就好比你手中的钞票,不断地在你我他之间流转,直至它破损了,没了。你的,我的,他的,都只是相对的。就是写上了你的名字的存折、房产、婚姻,也不是铁板钉钉的,都是会变化的。
人如此,宇宙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!人本是宇宙万物之一种!
若有此等境界,若有如此胸怀,若有如许智慧,可谓得道矣!
所以我说,何妨把花养在别家庭院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