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的重要性,非常很重要的事

原创 逸影网  2017-01-20 15:07:55  阅读 2419 次 评论 0 条

最近身体不舒服,一看屏幕眼睛疼、脑袋胀,可能要休息一段时间,下面的这篇文章是前几天写的,写的一般,拿来凑数,大家凑合着看吧!

………………正文………………

经读者介绍,认识了一个姑娘,做自驾的,一直在路上,自驾的线路是亚欧非,一人一车一年,读者在介绍时是这么跟我讲的:你们绝对会有N多共鸣,相见恨晚……

对此,我是表示怀疑的。

发钱了,发财了,发工资

第一、自驾的,骑行的,跑步的,我见多了,搞什么线路的都有,多亏月球太远,否则有人会徒步去月球,但凡是你能想到的线路,就有人在挑战,汽车穿越罗布泊难吧?人家还有骑自行车穿越的,还有徒步穿越的。

第二、人家是见过世面的,各类旅行达人,各行业大V,中国人,歪果仁,哪能看上我?我既没有壮举又没有头衔,我算个鸟?

出于礼貌,我还是加上了。

接客是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,几乎每天都在跟读者打交道,新的,老的,男的,女的,大多数人都是怕我的,怕到什么程度?

我电话几乎不响。

身边这么一群小伙伴,他们没有一个给我打过电话……

倘若有读者临走时问一句:方便留个电话吗?

我告诉他号码,他在输入时一定会出错的,而且手是颤抖的,最终是我把他手机拿过来,我给输上。

听起来很夸张吧?你心想,至于嘛,不就是个破懂懂嘛,有啥了不起?我见了他别说不会颤抖,我还敢打他呢!

但是,这就是我生活的常态,真实的常态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因为,读者与我之间隔着一层“想象”,文字具有雾化作用,使你觉得作者蛮牛B的,蛮神圣的,你惧怕的那个懂懂是你脑子里的,而不是我。

这种“神圣”是很微妙的,微妙到什么程度?可以起到群体催眠的作用,若是说得通俗一点,就是能驯化读者,为什么有人粉丝很少,一卖东西超级火?因为粉丝高度驯化。

余欢在环驾中国前来找我,让我给提几条建议。

我给了两条:

第一、不要做直播,不要拍视频,只拍照片,只写文字,因为直播与视频都太具体,太具体的东西就会扼杀想象力,但是照片与文字会使人产生脑补,脑补是最有杀伤力的,他们会产生无数联想,把你神圣化。

第二、不要出镜。

我觉得他忍不住……

最终,还是出镜了。

以前,我写过一句话,华佗是否真实存在过,这本身就是历史悬疑,倘若真的存在过,当他站到你面前时,你会大跌眼镜,这哪是华佗?华佗不是白胡子老头吗?不是仙风道骨吗?咋长这B样?

为什么书本上,电视上,华佗的颜值那么高?

是咱想象出来的形象,认为他就应该这样!

要不,你百度一下清朝格格的照片?再对比一下《还珠格格》,是不是觉得落差太大?

所以,驾驭文字的核心是驾驭想象力,要学会留白,留白到什么程度?既不能穿着大棉袄,又不能脱光,而是若隐若现,要拿捏准分寸,恰到好处的性感。

旅行时,我会随手发一些照片到朋友圈,撩拨得大家不要不要的,直呼,真后悔没跟着去……

其实,你去了才后悔呢。

若是真的这么美,真的这么爽,为什么队友们中途就撤了?

照片+文字是最容易催生想象力的,你不由自主地在想,要是我在现场就好了,真想跟着你们穿梭在雪海里。

什么人能看透作者?

高于作者的人。

他不要棉袄,也不要比基尼,就要你脱光,站得笔直,他要真相,无论你怎么遮挡,总是逃不过他的眼睛,因为他有透视功能,能穿透那几层布。

有人喜欢看文艺片,有人喜欢看电影,而有的人偏偏喜欢看纪录片,而且纪录片越来越受欢迎,因为人们追过想象,追过偶像,后来才发现,最值得追寻的是“真相”,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。

在日常接待中,我最不喜欢的一类人就是具有透视功能的人,因为你在他面前无法伪装,无法高大上,他对你的尊敬只是基本的修养,而不是刻意为之,使你产生一丝不悦,心想,你来拜见我竟然不仰望?

但是,我又特别喜欢这类人,讨论的话题很容易下沉,有深度,因为他问问题能问到点上去……

貌似每个人都有困惑对不?都有问题对吧?

但是,我让你把问题讲出来,你能讲出来吗?

讲不出来!

旅行中,小伙伴们貌似都有问题找我,他们在找我交谈时,往往三两句就被我问住了,为什么?

因为,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,要么就是问题太大,例如如何搞好婆媳关系,如何赚到钱,如何平衡梦想与家庭。

这些问题我都回答不了,因为我觉得太大了,你问的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,问问题是有超大的学问,你一定要把问题聚焦再聚焦,聚焦到一个点上,别人只需要回答你YES OR NO就可以了,这样收获是最大的,等于你借用了别人的大脑做了一道选择题。

而多数人的想法是什么?

我要跟着你多学习。

学习啥?

有啥好学的?

我擅长的东西对于你而言都是屠龙术,我每天在研究摩托车骑行技巧,你跟我学这些有意义吗?

所以,在路上,我也特别难过,我觉得我对你们是有价值的,但是你们却不知道如何挖掘我,就是你们还没有学会如何梳理自己的问题,倘若你学会了梳理自己的问题,你也不会找我了,因为你找到答案了。

我带队旅行有六年了,一直都是处于“嘉宾”的角色,其实“嘉宾”这个头衔一直都是形同虚设,为什么?

因为大家见我紧张,那么大家就会反复梳理自己的问题,反复地想,自己的问题到底应该聚焦在什么点上?他自己在路上不停地想,跟队友不停地交流,到他准备好跟我交流时,发现问题没了,因为他自己想通了。

我怕带小队友,例如90后,他们不是这么想的,他们认为跟着你旅行就能赚到钱,至于如何赚到,怎么赚,都不在意……

其实,这不是需要我努力,是需要你努力,余欢怎么被大家知道的?他跟着我去了一次日本,当时还有谁?梁子、文明、沈赛。

他们几个也是90后,但是他们会借力,我偶尔写写他们,他们接着去回复,从日本回来后,梁子直接在我这里住了三个月,如今呢?

他们貌似都搞的很不错。

是我的功劳?

不是,因为旅行过程中,我压根没跟他们一起玩,当时我沉湎于赌场了,天天泡在赌场,他们几个在一起玩的很嗨。

你要这么想,懂懂咋可能懂创业呢?

所以,他不会给你答案的,也给不了你答案,但是他有别的用途,例如人脉中转站,你需要什么人,他能帮你介绍认识,例如人气中转站,他能让你在小圈子里小有名气,旅行只是买了一张门票,就是可以偶尔到懂懂办公室里坐坐的门票,而且是畅通无阻的,什么时候去都行,去了肯定就会出现在文章里,因为这就是他写作的方式,只是记录身边人身边事。

要知道他是谁,有什么价值,而不是盲目的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对方,来,你帮我赚钱……

基于这些经历,当我跟那个旅行达人交流时,我就会成为她既讨厌又喜欢的人,她讨厌我不仰望,喜欢我懂她,我能很准确说出旅行中一些她知道我知道但是读者不知道的事,所以她愿意跟我谈心。

旅行是种什么体验?

旅行久了,每天只有麻木的赶路,哪来的什么快感。

这东西跟做爱一样,时间越短,快感越强,真的一日一天,最终就有了搬砖的感觉,咋这么累呢?

但是,为什么不停下脚步呢?

因为,这是生意!

这份生意的本质就是扮演别人的偶像,你们不是想环球旅行吗?看,我替你们实现了,来膜拜吧。

我问,你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什么?

她说,前两年,一边走一边卖些宝贝,一年能有个三四十万的利润吧。

我问,攒住了没?

她说,炒股都赔了,后来攒了一些,买了这辆车。

我问,现在的收入呢?

她说,主要靠打赏,但是没有你多,一天也就是千儿八百的。

我问,你卖东西时,粉丝流失度如何?

她说,非常厉害,卖着卖着粉丝就没了,但是还是剩下了一批铁杆粉丝。

我问,心疼吗?

她说,心疼。

我问,你写过几本书?

她说,两本。

我问,粉丝最多时,是不是刚出书时?

她说,是。

对于她的“急功近利”我是认可的,因为一切本身就是商业行为,自媒体终究要套现于粉丝,只是有人喜欢“急功近利”,有人喜欢放长线钓大鱼,其本质是一样的,就是利益最大化。

若是她放长线能钓到大鱼不?

钓不到,因为这类内容决定了,粉丝只是一阵风,关注几天就不关注了,不是所有游记都吸引人的,假如我整天写全球游记,用不了两年,我的读者剩不下1000人了,因为大家对太遥远的事情是不会关心的。

所以,要“急功近利”,在粉丝最崇拜你的时候,套现,他们那时还是蛮崇拜你的,他们是为你的“胆识”、“勇气”买单了,有点做慈善的意思:真佩服你,这点钱算是我的心意,东西就不用给我发了,谢谢你,给了我生活的勇气,我的偶像!

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她微信截图,有800多人加了她,她特兴奋,问我,你没有写我的微信号,他们咋找到我的?你咋有如此威力?

我心想,这算啥~~

只是她不懂我,无妨,我也不需要她懂,就如同这次东北行,偶尔腚疼私下也抱怨我,队员也抱怨我,懂懂咋这么不给力?

我怎么给力?我说的很明确,我只是出去玩的,我没有任何责任和包袱,我没有拿过大家一分钱,我与你们是没有责任关系的,你认为腚疼与笑笑还有炮神是我收钱的工具,那是你认为,而不是我认为。

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。

我与他们也不是雇佣关系,我去东北,他们也去东北,仅仅是临时组了个车队而已,我们是独立的,不是一体的。

我只是去了趟东北而已。

若是为了赚钱,我自己组织就行了,我带着20个人,每人收3万,溜达这么一圈回来,我至少能赚40万,这有什么难的?在四五年前我作为“嘉宾”的旅行就已经收到5万以上了,收人更不难,我自己本身就会写。

他们每个人收费2万元,仅仅是在日记下面回复,都收了十多个人。

何况是我自己了。

这不是浮夸,也不是吹牛,而是事实。

所以,昨天午饭我跟腚疼是这么讲的,你也别觉得委屈,觉得我没有对你的队员做出努力,应该反思的人是你,为什么没有梳理他们的需求,为什么没有带着他们来找我?你的意思是让我主动去给服务?对不起,我做不到,因为需要我照顾的人太多,换句话说,我无论给谁做嘉宾去走这么一圈,至少都要给我10万元,这等于是我送你的礼物,你却没有接收到。

腚疼认为没赚到钱,理由就是车子赔了钱。

赚钱

我说,这是两回事,车子是你买的消费品,你车子赔的钱也是你赚的,你20天赚了3万元,你车子赔了3万元,所以你认为白折腾了。

知足吧,至少比我强吧?我一分钱没赚,还花了不少……

中后程,我的吃住加油都是炮神给负担的,因为他的队员坐我的车,旅行结束后,炮神到我办公室给了我1万元,说是过路过桥费,我退给他了。

就是说,我给予了,你没接收到。

就如同你现在随便发个说说就有2000人关注了,你知道2000人关注意味着什么吗?你觉得是无所谓的事,也没有看到价值,我写了5年才有1000人关注,写到第7年才有3000人关注,是每天7000字,从未中断,我是从前年才开始周末不发文章的,以前是每天都发。

感受不到这种价值。

我不是抱怨,而是引导、启发,让他们学会思考,更好地使用我,而不是抱怨我,这些东西我在十年前就悟透了,因为十年前就是一拨又一拨的人跟随着我,走了一批又来一批,从未间断,对于每个人的来去,我都已经淡然了,因为来了就是为了走,或是打着饱嗝走,或是带着怨气走,没有例外。

我要是抱怨?

我会直接切断一切,我不写你就是了,这不就是对你最大的冷漠吗?

怜悯心也是一种生产力。

例如我一写腚疼,特别是在群上,我一提到腚疼,大家马上就开启了怜悯心模式,该买单的买单,该安慰的安慰。

自驾亚欧非的小姑娘,我认为她抓住了两个核心点:贩卖勇气、贩卖线路。

勇气?

我们一直都崇拜勇者,例如,她是一人一车一年,这三个“一”全是勇气,让你自觉不自觉的崇拜,至于她是不是一个人,是不是一辆车,是不是一年,这都不重要,因为你也不会去求证。

线路?

亚欧非。

我们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崇拜?

是因为游记?

其实,我压根没看过她写的什么。

只是因为噱头,听说她挺牛B。

我问过她一个问题,什么时候打赏最密集?

她说,刚出发时。

为什么?

因为,关注久了就麻木了,你说的地方我们都不熟悉,你讲的故事我们都不关心,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关注的欲望和打赏的冲动。

对于旅行,单纯想靠游记产生铁杆粉丝,我认为是非常难的。

因为,它很难“走心”。

旅行,两个作用最大:

第一、标签。

第二、见识。

小伙伴们想环驾中国,我有很多话要说,但是我说了也没用,因为每个人都是自信的,什么时候他们会反思我说的话?

试过以后。

例如,我反复强调了一点,旅行中,八分策划两分旅行,就是说,在旅行出发前,你已经把游记框架写好了,要去哪些地方,输出哪些价值,至于具体的旅行,那只是拍摄电影。

事实呢?

大家在旅行过程中,几乎都是零策划,全旅行。

哪来的什么收获?

旅行结束后,我挨着问了每个小伙伴一个问题:你能说出我们沿途经过哪些地方吗?

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。

因为,早都忘记了。

但是,我能。

因为,我需要写文章,所以出发前,出发时,出发后,我都做过功课……

旅行结束后,小伙伴们的粉丝都增加了。

我的减少了。

对于加与减,我已经看淡了,在众人眼里,我应该是黔驴技穷了,在我自己看来,自己又提升了一大截,因为我不愿意写棉袄了,也不愿意写比基尼了,我想写写纯肉的,就是我怎么想的,就怎么写的,不伪装,不拔高,我觉得瞧不上你就写瞧不上你,我就是这么想的,你说我这个人高傲,那就高傲,你说我卑贱,那就卑贱,无妨。

我要去寻找更优秀的读者。

这需要我输出心底的声音。

东北行,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炮神,原因很简单,他相信我,其他人也相信,但是是嘴上相信,我看他们几个,看的很通透,他们说了什么,做了什么,我不用过问就知道,但是我在的位置决定了我要装傻,什么都不知道。

当时,炮神是非常想买角斗士的,他问我。

我说,别买。

他问,为什么?

我说,淘宝上有一款山地自行车,是宝马标的,卖2000元,很多人买,感觉好高大上,应该蛮牛B的,倘若你骑这个车去西藏,会成为笑话的,但凡是稍微有点骑行经验的人,就不会选择这款宝马,因为它太烂了,烂的无法形容,看着很帅不一定好用,另外那些宝马自行车都是天津产的杂牌车,倘若不是宝马标,也就是卖300元。

中午,聚餐。

我跟几个小伙伴讲,你们每个人都收获很大,至少能收获几万元,你别嫌钱少,要反过来想,在本地,月薪2000元是常态,一个人要想攒出4万元,至少要三四年的时间,已经很不少了,要满足。

我觉得最大的一点收获,应该使你们深刻明白了一点:风景只是背景,关键与谁同行。

就是说,意识到“嘉宾”的重要性。

但是,一定要签约,不是签我,而是签那些有价值的人,让他们的人气为你所用,现在有一家做的就很好,叫:博物派,他们推出了名师游。

你要想明白一点,别人真的是来旅行的吗?

不是!

所以,有些问题不是吃住五星就能解决的,相反,大家达不到五星消费习惯时,你请大家吃住五星只能使大家心疼,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钱没有被用到刀刃上,他们花钱其实购买的是:门票+见识。

例如,你花钱带着大家去参观一汽车间,看看一辆汽车是怎么生产出来的,你邀请了当地向导带着大家去挖野人参……

就是一定要有见识。

而不是赶路赶路再赶路。

另外,还要意识到一点,这一点是最最最重要的,就是哪怕是花2万元不出去玩,只是通过你们中介到我们办公室坐一坐,他们也会消费的。

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,这场旅行就没有真正的收获。

牛哥问过我一个问题,如果让你选一个市场创业,你会选哪个?

我说,卖名人!

因为,无论什么年代,都有名人出现,而且无论什么年代,95%的眼球是被5%的名人掌握着,还有一点,人人其实都在消费着名人,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。

因为这是一个脱得越来越光的时代,我们已经慢慢地接受了直接跟名人谈时间买卖了,例如有的作家不给签书,那这样,我买你一天时间,你开价吧?

10万就10万。

作家想了想,今天去公园遛弯也是浪费了,不如在家赚这10万元。

例如我?

我中午去吃沙县小吃,还要自己掏腰包,吃饭全程都是发呆中度过的,倘若有人请我吃饭,并且每人给了我1000元,虽然吃饭花了2个小时,但是我回家时带了3000元,我生怕这样的饭局太少了,要是天天有才好呢!

大家想花1000元买我的人头。

我也愿意卖。

但是,我不能直接说……

旅行结束后,小队友们来的越来越多,大家貌似约妹子能力都很强,天天换,每晚都不同,甚至早上就到我办公室来谈论昨晚的感受。

咋回事?

他们得到了高人指点,就是发红包,几百几百的发。

昨天,还有个小队员跟我感叹:每个女人都有价码。

这话也对也不对。

对在哪?

他们的确做到了给别人开价,并且带到了房间,而且以大学生为主。

不对在哪?

我采访过一个朋友,我问给你500万,有个乞丐,洗干净了,能邀请你睡一次吗?

她说,5000万也不行!

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是花钱买不动的……

但是,名人是可以买动的,因为他们天生就是出来卖的,所以每个名人背后都有个老鸨子,貌似你们叫他:经纪人。

所以,我觉得你们几个要是真的有心赚点钱,不如进军这个市场,简单,直接,有效,而且自己能长见识,签约四五个就行。

因为,你们已经坚信了。

别人,信,但是未必相信有人愿意花几万元去认识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人,这就是“相信”的差别。

怎么签约?

要大包,例如每周买你几顿饭,就是卖不了,也会给你钱,例如每周给你1万元,买你5顿饭。

而不是跟人家谈次,例如一次多少钱。

没人会跟你谈这些。

跟牛人交流会有收获吗?

倘若你目标明确,问题清晰,肯定是有收获的,我带着小伙伴去见牛哥,讨论旅行的事,小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,环驾中国,是策划重要,还是写作重要,还是摄影重要,还是推广重要?找不到侧重点,就是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开始?否则就是老虎吃天。

牛哥说,创业就是多米诺骨牌,第一张是最重要的,你要反复地考虑,反复地筛选,选出你认为最难的一个点,让它作为第一张骨牌,它倒了,后面的就全倒了。

我说,先有一辆G500最重要。

牛哥说,懂懂说到点上了,你开着5万元的车子,去众筹200万的车子,没有人相信你,也没人愿意在上面投放广告,更没人看好你的旅行,可能你使劲宣传,使劲推广,花了30万的广告费众筹了40万,但是反过来呢?倘若你有了一辆G500,可能光广告费就卖掉了200万,因为别人觉得花2万元在一辆200万的车子上做个车贴广告很便宜,至于说招人同行更容易了,因为别人会高看这场旅行,这是一场规格很高的旅行,是开着200万的车子。

这张骨牌,有点重。

牛哥说,创业,就是梳理主次关系,把最难的解决掉了,后续都是水到渠成。

这个道理,其实有本书讲的更通透:《最重要的事,只有一件》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iyingbk.com/ddgw/24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逸影网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